蝉鸣奏响夏日序曲,
背包里装满好奇与热忱,
我背上行囊,奔赴乡土,
用脚步书写青春的“热辣滚烫”。
请随我一起,回顾这段精彩旅程!
一、于基层烟火处,悟青春成长责
23地13 陈佳文
实践地点: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办事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这句寄语时刻提醒着我,要积极投身社会,用实践去回应时代的召唤。这个假期,我参与通州区“雁归智谷”返家乡社会实践,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 。
踏入街道党政和人大办公室,这里作为行政中枢,琐碎日常却紧系着民生脉络。从帮群众复印材料、为同事装订文件,到二届八次议政代表大会前后联系代表、收拾会场,再到参与街道2024文书档案制作,跟着同事学习材料整理编号、往返档案局核对材料,盖归档章,文书装盒……每一件事都在刷新我对基层的认知:一份材料的严谨,关乎群众生计希望;一场议政会议的筹备,藏着基层民主的实践温度;一叠档案的规范整理,续写着街道发展的历史记忆。作为办公室的一份子,与同事愈发融洽的默契更让我体会到,基层不仅是干事的阵地,更是温暖的集体。从前以为“搭把手”是帮忙,如今懂得,整理资料时的专注、打电话的耐心、补档案的较真,皆是服务家乡的注脚。这段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让我明白:家乡的发展从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无数人把小事做到极致的坚守——而我,也在这方寸办公间,学会将青春根系扎进故土的生长脉络里。
二、润心育苗 曲阿益夏
23地15 李嘉慧
实践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曲阿街道
7月21日下午,我的暑期班之旅迎来了最终篇。在最后一堂课上,孩子们动手制作净水瓶,探索水源净化的奥秘,为这个充实的夏天画上闪亮句号。
为期15天的爱心暑期班亮点纷呈,为辖区困境儿童(含智力障碍及孤独症儿童)免费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课程。其中涵盖了传统文化、社交融合、心理健康、安全法制教育等多方面内容。我们为孩子们精心搭建起了暑期成长的“第二课堂”,帮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实有趣、平安暖心的假期。
鱼拓、蜡染、浮雕三星堆、螺钿、创意马赛克等非遗课程的开设,让孩子们让孩子们深入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心理课堂上,通过制作情绪黏土等方式,帮助孩子认知和管理情绪,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感受;在安全法制教育课堂上,通过案例解析和模拟演练,系统传授防溺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关键知识及基本自救技能,切实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此外,暑期班还为特殊儿童特别开设了社交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及注意力训练课程,通过趣味游戏和小组互动,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沟通协作与专注能力。
有幸成为三名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与伙伴们携手传递爱心,这份经历让我倍感自豪。今夏的每一分付出,都在孩子们的笑颜与成长中印证了其非凡的价值。于我而言,这已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在心灵深处镌刻下的、带着温度的人生印记。
三、脚步丈量水源情,青春绘就水利图
23地15 孙语乐
实践地点:连云港市灌南县水利局
今年暑期,我有幸参与了灌南县水利局的实习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文件整理与汇总。我仔细地对各类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并将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建立起清晰的档案体系,让资料查阅更便捷。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到实地走访工作中,跟随其他前辈深入各乡镇,详细询问居民当地水源情况,了解取水、用水及水质情况,记录下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这些工作,我不仅熟悉了水利局水资办的日常业务流程,还提升了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沟通技巧。一方面,我对灌南县的水资源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我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次实习经历为我未来发展筑牢了根基。它让我明确水利工作的价值,坚定投身水利事业的决心,也让我清楚自身短板,指引我在后续学习中针对性提升,为守护水资源、助力水利发展积蓄力量,期待未来能以更成熟的姿态,为家乡水利事业添砖加瓦!
四、暑假实践:在教育的田野上耕耘成长
23地15 羌盛
实践地点:一鸣培训班
暑假伊始,我便踏上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之旅,在三尺讲台间收获了课堂之外的丰富知识与宝贵经验,体验到了教书育人的独特人生价值。
在课前,我需要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情深入备课,与其他任课老师反复沟通教学重点。为二升三的学生准备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和童话故事素材,为五升六的学生设计阅读理解思维导图模板,为初一升初二的学生整理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手册。精心制作的课件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更要融入暑假的轻松氛围,通过动画片段、趣味问答等形式提升课堂吸引力。
课堂上的时光总是充满挑战与惊喜。面对活泼好动的二升三学生,我会用 “拼音小火车”“汉字捉迷藏” 等游戏引导他们专注学习;针对五升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组织 “课文情景剧”“小组辩论赛” 等活动激发探究欲望;而初一升初二的课堂则更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通过 “专题研讨”“问题导向式学习” 等方式深化知识理解。
一个月的暑期实践已落幕,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却历久弥新。这次实践让我真正走出校园象牙塔,在教育的田野上亲身体验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那些备课到深夜的灯光、课堂上绽放的笑容、临别时不舍的拥抱,都将成为我人生行囊中最珍贵的财富,指引我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积蓄力量。
五、指尖生肖绘童趣,笔墨青春记乡音
23地14 王雯丽
实践地点:泰州兴化市大营镇
这个夏天,我在镇团委的实践经历,像孩子们手中五彩的粘土,被捏塑成独一无二的记忆。从策划公益暑托班的十二生肖手工活动,到伏案撰写公众号宣传稿,每一项工作都让我对基层青年工作有了全新认知。
为暑托班的留守儿童设计活动时,我曾因材料安全、场地安排等细节焦头烂额。但当看到孩子们用粘土捏出 "会游泳的蛇爷爷",听着他们争论 "为什么老虎不排第一",突然懂得:好的活动策划,要让传统文化以童趣的方式扎根。那个被赠予的 "小羊" 粘土,至今提醒我,基层服务需要的是俯下身的耐心。
撰写宣传稿的过程更像一场修行。从追求 "提升文化素养" 的空泛表述,到学会用 "孩子举着作品说这是爷爷的生肖" 这样的细节打动人,我逐渐明白:基层宣传的力量,藏在家长转发时的一句 "孩子过得很开心" 里,躲在务工父母看到推文时的安心笑容中。
这段实践教会我的,不仅是活动流程与写作技巧,更是一种 "接地气" 的工作哲学 —— 就像那篇推文里写的:"粘土会干,但留在心里的温度不会。"
泥土沾满鞋底,星光落进日记,
实践磨砺意志,青春绽放光彩!
志愿与实践的力量
终将汇成青春最亮的星河。
这个夏天,我与乡土共成长!
三下乡,未完待续……
采编 | 陈姿羽 许董焜
图片 | 陈佳文 李嘉慧 孙语乐 羌盛 王雯丽
审核 | 一审:程琳 二审:吉宇星 三审: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