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萤火青年志愿服务队:「拾忆·匠心」——传承日

发布者:许董焜发布时间:2025-08-19浏览次数:3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25年7月中旬,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萤火青年志愿服务队奔赴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姜集村,开启暑期调研与教育服务工作。

一、麦秆成画·指尖魔法——麦秆画非遗课堂

志愿者们通过展示精美的麦秆画引领孩子们步入麦秆画的奇妙世界。活动中,志愿者细致讲解了麦秆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顺应天时、就地取材的农耕智慧,并生动讲述了徐州丰县等地艺人坚守传承、推陈出新的故事。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学习麦秆的筛选、熨烫、拼贴组合等技法,专注地裁剪、粘贴,亲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简易麦秆画作品。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更在实践中真切感悟到传统技艺的魅力,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理解。

二、草编密码·经纬匠心——草编非遗课堂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学习了简单的草编技艺,亲身体验到传统技艺的质朴魅力与匠心精神。课程以乡土常见的秸秆、茅草为材料,老师首先展示了一件件质朴雅致的草编作品,随后现场示范草编篮、草编小动物的基础技法,强调“取自自然、还于生活”的生态理念——草编技艺不仅是传统手工艺的鲜活延续,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孩子们围坐一旁,专注于指尖的缠绕与编织,指尖虽偶有生疏,却难掩投入。在动手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技法,更真切体会到“绿水青山”为传统技艺提供的物质根基,深刻感悟到蕴藏其中的生态智慧与文化传承。

三、彩绘乡韵·笔尖生花——绘画活动

在艺术绘画课上,志愿者拿起画笔,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变废为宝,创作出独特的画作。她借助一幅幅图片,带大家领略了绿水青山环抱下的美丽姜集。随后,孩子们跃跃欲试,将上节课亲手制作的简易麦秆画,小心翼翼地粘贴在A4纸上。接着,他们拿起画笔,在画纸间添上葱郁的草木、潺潺的溪流。麦秆特有的自然肌理与缤纷的绘画颜料巧妙相遇,在纸上交融出别样的韵味。课堂上,小画家们个个全神贯注,笔尖流淌的不仅是色彩,更是对“绿水青山”理念的理解。他们描绘着心中家乡的生态画卷,无声地诉说着对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珍视。


图片 | 吴悠 姚梦婷 王媛 孙仲儒

采编 | 张梦 许董焜 槐思琦

审核 | 一审:程琳  二审:吉宇星 三审:刘洁



Copyright © 2007-2018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版权所有